微博微信新闻、监督及合作:hnppwh@163.com 今天是:
河南省品牌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办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品牌要闻 » 资讯 » 正文

联想移动再次换帅,ZUK品牌已被放弃?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11-28  浏览次数:883
核心提示:近日,联想集团宣布,之前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乔健接替陈旭东,出任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,陈旭东另任新职。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
 近日,联想集团宣布,之前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乔健接替陈旭东,出任联想移动业务集团总裁,陈旭东另任新职。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联想2016年度第二财季业绩发布会上,针对联想移动换帅一事对媒体说,“中国市场上我们需要大大地加强市场营销的能力,乔健是联想最早做市场营销工作的负责人。”

  相比于去年春天,陈旭东从神奇工场火线转岗至移动业务集团替换刘军,杨元庆在内部信件中批评移动业务集团员工“你们太慢了,拿榔头敲都敲不醒”,联想移动的这一次换帅没有那么“疾风骤雨”。然而,这已是联想移动两年内的第二次换帅。

  为什么是乔健?

  “联想移动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产品,而是要将收购Moto之后的人力结构理顺,协调好内部关系。”通信行业观察人士项立刚对此次人事变动评论说,“乔健因为之前在负责人力资源的工作,在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也有整合外部团队的经验,我想她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。”项立刚认为,联想移动目前不缺乏人才,乔健的使命应该是搭建一个合适的环境,让常程等人及Moto团队的人才更有施展的空间。

  翻开联想移动新掌门人乔健的履历,其在市场营销和国际化团队整合方面的经验十分突出。

  2005年,联想与IBM的并购发生后不久,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乔健赴美进行团队整合工作,一直身处并购引发的各种漩涡的中心:薪酬、员工挽留政策、奖金体系、职级头衔、外派政策,一系列由并购引发的棘手问题都要由乔健和同事来完成。“在这段时间内我掌握了与西方同事沟通的技巧。中西方人之间认知的差别是很大的,我们需要花很多心思去理解表面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。”乔健本人对这段工作经历回忆说。

  从被并购之初IBM个人电脑业务大本营内的士气低迷,到最终团队整合工作顺利完成,乔健成功地完成了使命。这一段经历为她此次履新埋下了伏笔。

  联想移动开始扭亏

  自从收购Moto以来,联想移动业务集团就“厄运不断”。2015财年联想年度亏损1.28亿美元,联想移动对Moto的收购被外界不断质疑,智能手机业务被认为是年度亏损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
  2015年4月,陈旭东“闪电”接替刘军之后,杨元庆亲自陪同他去美国,向被并购不久的Moto团队报到,陈旭东随即开始了整合Moto的工作。然而,今年3月,在联想宣布重组四大集团的同时,陈旭东的职务被调整为移动业务集团的联席总裁,另一位联席总裁则是艾玛尔?伦奎塞恩。

  联想官方对两位联席总裁的分工表述为“陈旭东将负责中国市场端到端的产品、销售和营销。艾玛尔将领导MBG中国以外的业务,包括研发、产品、供应链以及全球4个大区的运营(亚太、北美、拉美、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)”,也就是说,陈旭东自今年3月起已失去了对海外业务的操控权。

  一个接着一个的人事变动,使得联想移动对Moto团队的整合工作备受外界关注。 “联想移动的所谓亏损,其实就是Moto这部分一直在亏损,因为成本降不下去,到现在为止Moto的营销体系都是独立于联想之外的。” 项立刚对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表示,一方面,联想方面的团队对手机本身研究得就不是很透彻,Moto自己又有很多技术积累,联想就不太好去指挥人家;另一方面,Moto到了被收购的地步,自身也并不具备独立存在下去的意义。“整合好Moto是必须要做的‘大手术’。乔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验和能力才会被派到这个位置。”项立刚说。

  就在乔健被宣布接替陈旭东之时,联想发布了2016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,数字显示其正在经历亏损之后的缓慢复苏:营业额112亿美元,较第一财季上升12%,税前利润达1.68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的亏损8.42亿美元,已扭亏为盈。与持续下滑的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相比,智能手机和服务器市场出现了轻微增长。这对联想移动和刚刚履新的乔健来说,似乎是个难得的好消息。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首页新闻专题专栏展示管理营销文化学术政策联系我们

品牌中心电话:0371-66663156 微信公众号:hnppzx 客服QQ:705322628 投稿邮箱:hnppwh@163.com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豫博大厦7层708 营业执照  豫ICP备16033122号-1 技术支持:郑州知网

版权保护:本网登载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资讯等)版权属河南省品牌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力独家所有 使用。

未经品牌文化网事先协议授权,禁止转载使用。给品牌文化网提意见:hnppwh@163.com